JT叔叔中医与道家的四张人体地图2013讲座视频 网盘现货
中醫與道家的四張人體地圖
養生主.華香院
主题:
《黃帝內經》的五臟六腑相傳及補瀉
《傷寒論》的六經病及六氣
《黃庭經》的人體內觀
《周易參同契》以降的河車之路
課程說明:
本課程,第一順位的目的,在於讓學習者「釐清」中醫世界的兩張最基本的人體地圖(paradigm),而這兩張地圖,也是臨床中至為重要的「方劑學版圖」。
也就是說,在中醫的世界,可以說,存在著不容混淆的「兩種不同的」身體系統:
其一,是所謂的「五行」:肝膽屬木,心小腸屬火,脾胃屬土,肺大腸屬金,腎膀胱屬水。其中依陰陽虛實的屬性,而編織出一幅活潑潑的相互傳變與生剋。而各臟與各腑的調理,各有其辨證、平脈,與用藥的路徑──此為《黃帝內經》、華佗《中藏經》、張潔古《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》所奠基的人體地圖。
另一幅,則是張仲景《傷寒論》所揭示的,「六氣」所構成的人體圖像:太陽經的寒水之氣,陽明經的燥金之氣,少陽經的相火之氣,太陰經的濕土之氣,少陰經的君火之氣,厥陰經的風木之氣。而人體中的六氣所受的傷損,則呈現的疾病症狀,又是別一種樣貌。治療的取徑與方尸又與五行其陰陽虛實的調理,頗多歧異。
這兩張地圖,彼此之間無需妥協,各成章法,卻疊合出了我們人人熟悉而又陌生、諏崊s又隱晦的經驗──「身體感」。
因此,作為中醫的學習者,如果不能分辨得出:自己是在面對「哪一張地圖」所顯示的畫面及疾病感受,辨證用藥,終究是無法「一個蘿蔔一個坑」地安穩流暢,往往一出手,反而打錯了地方。
這是中醫方劑學非常基礎而平實的部分,本不值得任何中醫人以之炫技顯奇。但,如今的中醫學習者,卻往往忽略了這個最基本的版圖,乃至於一味藥、一個方子,一出手,就像是扔在大街口的一封情書,地址不詳,怎樣也寄不到收件人的手中。
中醫的學問,縱有浩瀚的深海值得探尋,但在開始的第一铂總是要先踩穩「平實、安穩」的心境,才有可能支援更長遠的學習之路。
本課程的規劃,一開始先以「脈詫嵙暋谷胧郑寣W員能先聆聽到些許自己身體的聲音,從而分析五臟六腑各處於「陽實、陰虛、陽虛、陰實、陰實化火」的階段時,可以如何辨證辨脈,並介紹可使用的諸多方劑、以及穴位療法,讓學員能先安穩於第一張人體地圖的種種風光。
並且,也會兼及「五臟與情志」的議題與實修,讓大家能夠體驗岛心靈的療癒,與肉身的療癒,並非二分。
而本課程的第二階段,則是將所有臟腑重新洗牌,以《傷寒論》六經傳變的角度,從桂枝湯、白虎湯、柴胡湯、真武湯……等等重要「經方」的臨床使用手法及脈裕瑏頇z證「六氣」之為物,其病變如何地與五行的觀點「和而不同」地咦髦
而期待以這樣的學習方尸讓學員能夠理解,「古方經方」與「後世方時方」的主場和專攻,是如何地各有其所用之處,無所謂孰優孰劣,而只是「適用與不適用」的情境差異而已。
「五」與「六」的世界介紹完了,將之合而為一,則形成「五吡鶜狻沟耐蒲莘匠淌好恳荒甑拿恳欢尾煌墓潥猓鯓芋w質的人,容易有什麼樣的病變?而又有如何各自適用的治療方案?由此而亦可明瞭:沒有所謂普遍通用的養生法,每一個時間點,對於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個人,都有屬於自己最適切的調理方式。整件事是極之細緻體貼,而不適合「一言以蔽之」的。
至於最後兩幅道門的人體地圖,限於時間,不能將它作為本課程的最大主題,只能大略介紹其修證實踐之法,兼及奇經八脈的虛損與修補,及其各自所選擇之取徑approach特色。
並且,道門的人體地圖,以初學者而言,其實也僅能是一幅「願景」。醫術的種種,站在道門的觀點而言,是「輔行」之法,也就是輔助修行的技術。我們需要先學會聆聽身體的聲音、透過身心的調理,把自己的整體狀態拉拔到了一個「很可以了」的水片才握有進入修真領域的入場券。
但是,《黃庭經》如仙境體驗般的內視之景,是「女人所看到的身體能量」;《參同契》通三關的河車之路,則是「男人感知到的修練地圖」;從中明顯可見的對比,其實也就揭示了:男性的頭腦、與女性的頭腦,基本的認知系統是不盡相同的。
而在中醫經典中,《內經》是以男性(科技)的頭腦書寫的;《傷寒論》則是以女性(人文)的頭腦書寫的。《內經》是「先有理論」再推導出操作法;而《傷寒論》則是,只重「實際的身體感受」及治療實作,理論是可以完全擱置不談的。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設計,正如其中的兩張人體地圖般,是高度互補而非對立的。
從這樣的對比,是不是也可以讓我們明白:學習中醫,男人和女人,是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學習規劃才對?因為這千年來的中醫教學系統,總傾向於男性的思維邏輯,這對女性腦的學習而言,永遠是一雙會硌腳的鞋子。時至今日,中醫學習,早已不是男性的專利,而是不是,一種「學習方式的選擇權」,也可以交還給所有的學習者?──這是課程最後,想留給學員的習題,想一想:「我的中醫之路,以什麼樣的方式走下去,才是真正適合我的?」
热门设计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