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商原版】北欧万有理论 港台原版 北歐萬有理論:北歐人本vs.美國夢,美好生活的終極探求 安努?帕特寧Anu Partanen 奇光出版.
- 语言:繁体中文
- 进口书分类:文化
北歐萬有理論:北歐人本vs.美國夢,美好生活的探求
The Nordic Theory of Everything: In Search of a Better Life
作者: 安努64帕特寧
原文作者: Anu Partanen
譯者: 洪慧芳
出版社:奇光出版
出版日期:2017/(咨询特价)
語言:繁體中文
ISBN(咨询特价)
叢書系列:belle vue
規格:平裝 / 384頁 / 15 x 21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內容簡介
英國前工黨黨魁米勒班(Ed Miliband):「想實現美國夢,就去芬蘭吧!」
未來已經率先降臨在北歐國家,學習北歐經驗的國家都能受惠!
北歐福祉vs.美國夢,何者是台灣百廢待興的終極解答?
治國者必看,想過美好生活的公民更該看!
本書提供洞見、建議與解番
主張以北歐的獨立自主人本生活方尸
打造更快樂、健全、公平的社會!
◆作者以親身經驗切入、記者犀利公允之眼和細膩深刻筆觸解析北歐成功祕訣,為美國和北歐的政經文化、育兒教育、社會、醫療健保、兩性關係、工作稅制等政策差異優劣,提供清晰翔實的調查研究面面觀和具體建議。
◆北歐國家向來給人「社會主義保姆國家」的刻板印象,作者這種迷思,揭露美國人其實遠比我們所想的更陷入難以自拔的依賴心態,說明北歐生活方式反而讓人民享有更多自由平等。
我們這種福祉國家不像討厭的國家,加入這個體制不需要抱持無私無我的崇高理念,不需要為了幫助不幸者而犧牲自己的發展。這種制度支持你個人的自由、自主,以及每個人決定個人命運的能力,因為我們不需要靠父母、配偶或雇主的慷慨解囊,來取得醫療、教育、急難救助等基本服務以發揮潛力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個比較沒那麼具體的效益:參與這種讓人人機會平等的社會,還會讓你產生自豪與得意感。──本書作者 安努64帕特寧
但是他們究竟做了什麼?
他們真的是一群同質性很高的孤立小群體,無憂無慮地享用各種嗎?
還是事實正好相反呢?
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,熱情洋溢,發人深省!作者安努64帕特寧曾是芬蘭記者,如今是美國公民,她以這本書懇請大家考慮以北歐的生活方尸打造更快樂、健全、公平的社會。
2012年5月,一場有關社會流動的會議上,專家討論世界各地的人是否過著比上一代更好的生活,英國工黨黨魁艾德64米勒班(Ed Miliband)語出驚人地表示:「如果你想實現美國夢,那就去芬蘭吧。」數十年來,美國向來以發展機會傲視全球,但米勒班說現在榜首換人了。
2008年,芬蘭記者帕特寧移居美國後,馬上從意氣風發的專業人士,變成不知所措的外籍新娘,時時自我懷疑,心存戒心。她覺得在美國要搞定基本的日常生活,遠比家鄉來得複雜,令人備感壓力,舉凡申辦手機、報稅、教育、育兒等都令人無所適從。一開始她把自己的焦慮歸因於文化衝擊,以為自己只是難以適應自由的新環境罷了。但是隨著她逐漸瞭解美國人,她發現其實美國人跟她抱持同樣的深切憂慮。為了瞭解為什麼芬蘭的生活與美國如此迥異,她開始密切關注這兩個國家。
在本書中,她比較美國與北歐的生活方尸把焦點放在四種重要的關係上──親子關係、男女關係、雇傭關係、政府和公民關係。北歐國家向來給人「社會主義保姆國家」的刻板印象,她了這種大眾迷思,揭露美國人其實遠比我們所想的更陷入難以自拔的依賴心態。她逐步說明北歐的生活方式反而讓人民享有更多自由平等。
帕特寧想讓美國人瞭解,生活其實可以過得更好;她想讓美國知道,他們可以參考其祖國的作法,重振美國夢,讓人人都有機會過更健康、安穩、有經濟保障、向上提升的生活。本書提供洞見、建議與解番並以有力的論述主張,我們可以重新打造社會,喚醒熱情,恢復獨立自主的關係與生活。
如果美國人真的瞭解我們的現況有多糟──育兒、教育、公衛政策有多麼不公平、不可取──我們應該會上街抗議。安努64帕特寧了大家對北歐國家的老舊刻板印象,帶大家一窺我們錯失的各種福祉。這是一本犀利的好書,千萬別讓它落入不軌之徒的手中。
◆羅伯64列治(Robert B. Reich)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共政策的校長講座教授,美國前勞工部長
這是一本期許美國社會蛻變的好書──不是採用北歐的「社會主義」,而是採納讓北歐民眾享有更多自由平等的價值觀。美國夢曾是全球欣羨的目標,安努64帕特寧教我們如何找回那個夢想。
媒體讚譽
◆《紐約時報書評》(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)
安努64帕特寧擅長把朋友的實例融入扎實的國家統計數據中,下筆審慎,論述明斷。
◆《出版者週刊》(Publishers Weekly)
熱情洋溢,見解精闢的論述。
◆《柯克斯評論》(Kirkus Reviews)
剛入籍美國的安努64帕特寧,以公允細膩的散文解析北歐成功的祕訣,連沾沾自喜的美國菁英看了都不禁反思,想借鑑一番……這是一本值得關注的誠摯好書,精闢翔實,尤其在當前這個詭譎的政治氣氛中,更值得細細品讀。
◆《歐普拉雜誌》(O, the Oprah Magazine)
融合報導文學及回憶錄的精采作品,是2016年的夏季書選。
◆《書單》(Booklist)
安努64帕特寧對家鄉的自信,以及對美國中產階級辛苦生活的真摯關懷,讓全書充滿引人入勝的坦率敘述,精準地反映美國生活大不易的現況。
作者介紹
安努64帕特寧(Anu Partanen)
曾在芬蘭的赫爾辛基擔任記者多年,任職於北歐《赫爾辛基新聞報》(Helsingin Sanomat),負責國內新聞版、週日版和月刊。也曾擔任雜誌編輯和專欄作家,寫作題材多,涵蓋教育、政治、科技、文化和藝術等。2008年起移居美國,本書即是將美國生活各個面向與北歐地區加以比較。2009年,透過史丹佛大學的創新記者協會引薦,在《財星》雜誌擔任客座記者。現多為《紐約時報》和《大西洋月刊》撰稿,也是《BBC國際頻道》(BBC World Service)的常駐評論員。目前與夫婿定居紐約市。
譯者簡介
洪慧芳
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,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MBA,曾任職於花旗銀行與西門子電訊公司,目前為專職譯者,從事書籍、雜誌、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。